本馆历史

1906-1949年:

1907年3月23日,国内第一所华侨学府暨南学堂开学,设有图书室。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暨南大学的历史第一次冻结,图书资料也就地封存。

1916年教育部批准恢复暨南学堂,学校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

1918年10月6日,图书馆行开幕式,计有图书一千二百是三册。(出自:暨南学校一年间大事记,中国与南洋,1919,(5) )

1926年5月,时任校长姜琦召集校务会议,决定以募捐的形式,为学校建立一座新的图书馆。图书馆由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范文照工程师设计,同年12月正式开工。

1927年秋,洪年图书馆落成。从1927年至上海沦陷前夕,是暨南大学的全盛时期,也是历史上图书馆的全盛时期。

1932年初,“凇沪之战”爆发,洪年图书馆在大难之中逃过一劫。

1937年4月,在时任图书馆馆长郑振铎的领导下,《国立暨南大学图书馆馆报》创刊。7月,“七七事变”爆发,洪年图书馆在炮火中化为废墟。

1942年,暨南大学迁往福建建阳,图书馆也在此地重新成立。

1946年抗战胜利后,暨南大学迁回上海。同年春,图书馆开始收回寄存上海各处的图书,并通过各种渠道补充大量书刊,馆藏规模逐步扩大。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之后因华侨学生锐减,中央决定停办暨南大学。图书馆14余万册的藏书调拨到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

 

1958年-1970年:

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同年4月,暨大图书馆筹备小组成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润科为组长。当时的图书馆馆址在苏州苑。7月27日,筹备组由中山大学搬到暨南大学。暨南大学图书馆正式组建。

1963年,在校务委员会之下,正式成立了图书委员会。图书馆由学校一名副校长分管。

1965年,图书馆独立成立了党支部,陈江文任首任支部书记。

1966年,文革期间,图书馆工作陷入瘫痪。1970年,暨南大学撤消,图书馆图书随各系归并中山大学、广东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化工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978年-1990年:

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文革前被调整到广东化工学院,原暨南大学图书馆人开始了图书馆的搬迁工作。新学年开学时,图书馆正式向全校师生开放。

1982年,学校成立了第一届“图书情报委员会”。图书馆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实行馆长负责制。

1984年10月5日,暨南大学图书馆落成,馆址在校园的中轴线上,总面积13000平方米。

 

1991年-2000年:

1991年,图书馆开通计算机流通管理系统,是广东省高校中较早尝试自动化管理的单位之一。

1995年,图书馆成立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同年底,引进深圳图书馆的ILAS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1996年3月,图书馆以WINDOWS NT为网络操作系统的光盘网络检索系统开通运行,面向校内读者24小时免费提供光盘网络检索服务,30座电子阅览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图书馆对包括保存本书库在内的主要阅览室实行全面开架服务,这在当时的广州地区高校中尚属先行。

1998年5月,学校批准图书馆成立“文献检索与利用教研室”,全校理工医类专业已将文检课列为必修课。

1999年,图书馆与电教中心联合拍摄了“新生利用图书馆”电视录像片完成,使新生利用图书馆的宣传更加多样化、形象化。9月,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心网站在我馆建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网络镜像站。我馆是广东地区唯一的中国期刊网开放镜像站点。

2000年,图书馆为校园宽带网所有的家庭用户及宿舍开通了馆藏电子文献资源的全天24小时利用服务。同时,率先实行了保洁及书刊装订外包。

 

2001年-2007年:

2001年以来,先后与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等10多家文献服务机构签订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协议。

2002年,图书馆网站获得学校子网站评比一等奖,并于2005年10月正式启用以读者为中心的新型资源门户网站。11月,图书馆率先试行“大流通”管理模式,读者可以带书包自由进出流通书库。

2003年9月,实现校园一卡通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同年,开始每年一次的图书馆宣传月活动。

2004年,图书馆率先在全省高校图书馆中引入VPN(虚拟专用网)技术,凡获VPN授权的校外读者可以和校园网内读者一样使用本馆电子资源。

2005年,自行开发“勤工助学学生管理系统”,对勤工助学学生实行科学管理。

2006年,引进美国INNOVATIVE公司的“新世纪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标志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再上新台阶。

2007年9月,图书馆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总面积38180平方米。同时,再次延长服务时间,每周开放9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