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享】古籍轻课堂:寻绎书与印的千年奇缘——中国古籍钤印漫谈

从出土材料看,国印章的使用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领域。魏晋以来纸张广泛应用,印章实现蘸色钤盖,并与文献密切结合,印章的生成方式、使用方式、使用主体、使用范围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钤印于书是中国古代富有特色的文献传统,古籍在生成和流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由不同主体在书叶上钤盖印章,涉及古籍编撰、抄刻、发行、搜购、收藏、编目、阅读、鉴赏、批校、题跋、赠借、保护、传承等一系列文献活动。印章与古籍结合后,既为古籍增加了新的文献特征,同时印章的形制、功能,印文内容、句式,钤印位置、规则会产生新的变化,进而衍生出“古籍钤印”这一专门的印章类型。古人锲而不舍的文献钤印活动,造就了我国存世古籍所蕴藏的丰富钤印资源,是有待发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图片5.png

本期“古籍轻课堂”围绕古籍中的印记进行专题探讨,从“古籍钤印”的概念提出、源流发展、功能分类、多学科价值、整理开发等多个角度进行解析,为文献学、出版学、篆刻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等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主讲人:莫俊,广西南丹人,任职于暨南大学图书馆。主要从事中国古籍钤印资源的数字化整理开发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在《文献》《新华文摘》等权威及核心报刊发表文章十余篇,另独著、合著专著多部。

时间:5月16日(周15:00-16:30

地点:石牌校区图书馆七楼古籍与特藏部

报名二维码:

image.png

研究生参与活动可加盖活动章~